信息產業(yè)部通信科技委副主任 陳如明
中國移動通信業(yè)經歷了20年的發(fā)展,這是改革、開放、競爭大環(huán)境下,充分利用中國巨大市場依托、實現業(yè)務應用創(chuàng)新與飛速發(fā)展的光輝的20年。如今的中國移動通信可稱國際移動通信產業(yè)
舞臺上一顆燦爛的明星。
1 競爭環(huán)境下中國移動通信的飛速發(fā)展
1994年7月19日中國聯通誕生,開創(chuàng)了我國通信領域市場競爭的先河,并為促進GSM在中國大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以中國移動為例,其成功初看起來得益于其優(yōu)良的“資源”、“資產”及“機遇”優(yōu)勢,但根本上還在于其十年鑄劍、苦練內功。他們一步一個腳印,深化內部管理、再造業(yè)務流程,以MonTernet為中心,結合國情、細分市場、創(chuàng)新增值,深入完善業(yè)務支撐系統(tǒng),全力推行品牌戰(zhàn)略,實現了“全面超越”,從而成為六大運營商及中國通信界知名度與品牌實力影響最強的開路先鋒。除網絡及用戶規(guī)模均穩(wěn)居世界第一外,2006年8月10日中國移動紐約股市市值高達1325.8億美元,把一直雄踞移動上市公司市值榜首的沃達豐(當日市值1274.5億美元)拋在背后,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移動通信運營商。
從1987年11月18日我國第一個TACS模擬蜂窩電話系統(tǒng)在廣州開通,首批用戶僅700個,至1997年7月17日中國移動第1000萬個移動電話客戶在南京誕生,花了僅不足十年的時間。爾后中國移動通信產業(yè)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1998年8月18日,用戶數達到2000萬,至2001年11月26日,中國移動第1億個客戶在北京誕生,僅用了4年左右時間。至2004年5月中國移動用戶數增達3億,而由1億至3億僅用了2年半左右時間。至2007年6月中國移動用戶已越過5億,同時每月仍保持600萬~700萬左右的用戶增速,其中尚未計及9000萬左右的小靈通準移動用戶在內。中國已多年穩(wěn)居全球移動用戶的第一名,約占全球手機用戶數的1/5~1/6,手機上網人數亦已大于4300萬,為全球所驚嘆。
另一方面,在全球信息通信網絡技術與業(yè)務應用飛速發(fā)展環(huán)境下,中國移動通信如何再創(chuàng)輝煌,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話題,它將與TD-SCDMA與手機新媒體等各類個性化及泛在化業(yè)務與應用密切關聯。
2 手機終端的快速演進
手機終端向來是任何制式移動通信發(fā)展的瓶頸,但也可以看成是移動通信快速演進發(fā)展的亮點與風向標。從高端PDA及E-PDA的i-Phone,至低端300~400元人民幣乃至更低的大眾化用戶所需的各類低端產品,GSM/GPRS/CDMA各類手機在全球市場中已達數千種。從輕薄、時尚、翻蓋、旋轉設計,至3D定位顯示與數百萬像素快速清晰攝像等等,手機細分市場爭奇斗艷,以適應“移動化、寬帶化、IP化、融合化、個性化及泛在化”這一全球發(fā)展大潮中的新需求。中國手機產業(yè)十分繁榮,市場總年產量達5.6億部左右,約占全球份額的40%,中國手機市場實際需求高達1.2億部左右,是全球最大的手機產銷市場。
至2007年中,全球3G終端廠商提供約1034種3G終端產品,其中支持cdma 2000 1X標準的有835種,支持cdma 20001XEV-DO的有184種,支持WCDMA的有204種。作為后來者的TD-SCDMA,發(fā)展速度亦很可觀,2002年10月30日由大唐電信、華立、華為、聯想、中興、中國電子及中國普天七家單位發(fā)起成立的TD-SCDMA產業(yè)聯盟,至2007年成員總數已達48家。芯片制造商有天、大唐、凱明、展訊、ADI、重郵信科、賽迪克、美信、鼎芯及廣盛等多家;終端廠商有大唐、中興、華為、龍旗、華立、明基、Motorola、Samsung、大唐、LG等近30家。在芯片企業(yè)及希姆通、龍旗、德信無線、溫泰等設計公司有力支持下,上述終端廠商已開發(fā)出100多款TD-SCDMA終端。展訊、凱明、T3G等芯片廠商于2007年底將提供基帶芯片可全面支持TD-HSDPA,預計TD-HSUPA系統(tǒng)及終端產品2008年下半年可實現商用,2008年第二季度可推出TD-MBMS標準的手機電視。
在2007年10月北京舉行的中國國際通信設備技術展覽會上,各類TD-SCDMA雙模雙待手機、多媒體手機、電視手機、定位及高分辨率拍照手機乃至HSDPA手機等已嶄露頭角。目前中國移動正在8個城市進行TD-SCDMA網絡建設,并已承諾在奧運期間推出3G服務,TD-SCDMA定可借奧運良機一展身手,TD-SCDMA手機終端亦將成為奧運會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第一期TD-SCDMA10城市網絡建設工作預計于2007年年底可全部完成,10月底約可建成80%。又據云,TD-SCDMA第二期網絡建設安排在明年4月開始,共有40余個城市參加。中國3G手機廣泛應用的新時代即將來臨。
3 手機新媒體——第六媒體
隨著電子技術、通信和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演進發(fā)展,人們如今已有能力將文字、聲音、數據、圖像等信息綜合在一起進行傳送、存取和交流使用,這類綜合手段和技術即所謂多媒體,相對原先的老媒體而言,被稱作新媒體。以互聯網為主體網絡基礎的多媒體網絡文化即為典型的新媒體,通常被稱為第五媒體。而原屬第五媒體范疇的手機類新媒體,由于其移動性、靈活性、個性化及“姆指文化”等獨特特征,在新媒體領域中顯示出愈來愈重要的活躍作用,從而愈來愈多的人將手機新媒體稱之為“第六媒體”。
以手機為中心,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上演的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手機業(yè)務的競爭,可充分反映中國移動通信手機類媒體的演進發(fā)展軌跡。
*中國移動CMnet(創(chuàng)造未來生活方式)/MonTernet(移動夢網)Vs中國聯通Uni-info(聯通在信)/U-Max(聯通無限);
* 中國移動移動視頻“東方夢視界”Vs中國聯通“手機視訊”;
* 中國移動高端品牌“全球通”Vs中國聯通“世界風”;
* 中國移動中低端品牌 M-Zone(動感地帶)Vs中國聯通U-Power(新勢力);
* 中國移動移動郵箱“黑草莓”Vs中國聯通“紅草莓”;
* 中國移動即時通信“飛信”Vs中國聯通“超信”;
* 中國移動移動音樂“無線音樂”Vs中國聯通“手機音樂”;
* 中國移動農業(yè)信息化“農信通”Vs中國聯通“農業(yè)新時空”;
* 中國移動定制手機“心機”Vs中國聯通“炫機”、“世界風”。
對信息技術、信息化、網絡社會及城市重構等基本思想與概念,全球著名社會學、城市學家,美國加州貝克利大學(U CBerkeley)教授曼紐爾·卡斯特爾(Manuel Castells)在其“The Rise of the NetworkSociety”、“The Power of Identity”、“The End of the Millennium”及“TheInternetGalaxy”等系列著作中有詳細的論述;信息技術是包括微電子、電腦(軟硬件)、電信、廣播及光電等匯合而成的整套技術,與工業(yè)革命時代的技術相比較,無論在更新速度方面,還是在發(fā)展深度與廣度方面,均大大超越了以往。信息化則反映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層面的滲透、應用與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從上世紀六十年代登臺的ARPANET,至INTERNET/INTERNET2及現今的NGI/NGN/NGBWM信息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信息共享跨越國界,地球日益“扁平化”,驗證了“全球村”預測的正確性,網絡文化與亞文化人群及用戶自創(chuàng)內容(UGC/UOC,UserGenerated/OwnedContents)等的出現,改變了媒體時代的基本內涵,亦促成了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手機新媒體,將在未來信息化社會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4 TD-SCDMA發(fā)展戰(zhàn)略思考
目前TD-SCDMA十城市擴大規(guī)模的網絡技術應用試驗在“積極、穩(wěn)妥、科學、求實”地務實推進,針對未來TD-SCDMA及其手機、手機新媒體的發(fā)展,下述幾點尤為重要。
(1)充分注重室內分布式網絡優(yōu)化,有效利用既有較豐富的頻譜資源。發(fā)展初期毋需太多追求頻譜效率,而應提高與創(chuàng)新吸引用戶的性價比與商業(yè)模式,快速吸引后向兼容用戶增長。
(2)加速有效速率增強的卡式終端研制并及時投入市場,加快TD-IMT-Advanced演進工作的推進步法,這也是未來LTE、UMB與WiMAX競爭的普遍走向。
(3)手機終端策略應以低、高端兩頭為主體,增強差異化優(yōu)勢及市場吸引力。吸取他國3G發(fā)展的經驗教訓,以市場驅動為導向,注重應用、服務和產業(yè)鏈工作。改進手機終端的可靠性、待機時間、工作時間及屏幕顯示體驗性能等。
(4)無論IPTV/Mobile TV或移動多媒體廣播,欲求快速有效發(fā)展,就要重視多媒體交互及內容建設。有效確保內容安全、健康的監(jiān)管機制改革與創(chuàng)新已成當務之急,這亦充分表明加速三網融合及其協同監(jiān)管與監(jiān)管融合是十分必要的。在達到此目標之前的現實做法是在規(guī)則政策范圍內及加強自律基礎上,鼓勵有效擴大產業(yè)鏈中內容為王的第三方創(chuàng)新。
(5)TD-SCDMA具有中國自主創(chuàng)新環(huán)境與潛在巨大國內市場支持,有較豐富的頻譜資源優(yōu)勢,以及包括TDD自身優(yōu)勢在內的先進的系統(tǒng)結構等一系列比較優(yōu)勢。SCDMA為TD-SCDMA的前身,實質同出一脈。WiMAX的最主要優(yōu)勢是其網絡化的產業(yè)鏈及芯片支撐背景。因此,“寬帶無線移動通信”中長期目標而言,推進TD-SCDMA與SCDMA及WiMAX的互補、融合及共贏合作工作十分必要。
(6)對470MHz~806MHz(大于300MHz帶寬)的所謂700MHz頻段,隨著數字電視頻譜壓縮技術進展與模擬電視禁用頻道的有效利用,規(guī)劃節(jié)省出100MHz左右頻譜并借助認知無線電(CR)及動態(tài)頻譜管理(DF(S))技術實現手機新媒體通信是可能及可行的,并已成國際趨勢。TD-SCDMA應積極思考自身可扮演的重要角色。
(7)包括TD-SCDMA及手機與手機新媒體,其發(fā)展均應積極遵循ITU2007年9月發(fā)布的向NGN務實轉型的“電信改革趨勢,通往NGN之路”的政策指導書的基本思想,注重Mobile IP/MobileINTERNET發(fā)展,注重由“e”向“u”演進的泛在化接入、終端、應用、內容為王等個性化/個體化務實裝備的發(fā)展,積極貫徹NGN“開放、創(chuàng)新、融合”實質內涵,務實推進IMS/P2P/SIP、融合通信、統(tǒng)一接入、FMC及三網融合。
(8)此外,在手機技術高端發(fā)展方向方面需要注意多頻、多模、多制式、棄構系統(tǒng)協同工作的融合平臺。借助芯片制程工藝(45nm、32nm、22nm、16nm、11nm、8nm……)及多核處理(4核、8核、12核、80核、100核……),人工磁導體(AMC,ArtificialMagnetic Conductor),射頻微機電系統(tǒng)(RF MEMS),隔離磁偶極子(IMD,Isolated MagneticDipole)天線,多帶天線,可重構天線,高速大容量芯片技術與包括認知無線電在內的現代自適應信號處理技術等,彼此有機協同工作,構建一個未來泛在便攜型融合平臺是可以想象的。未來借助量子技術與納米計算,一個小小的手機就可能做得比現今我們所看到的所有計算機的功能更強大,使未來計算機的計算能力與人機交互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一萬倍以上,以進行更個性化與更人性化的人機交流及手機新媒體運作,這種設想預計在未來20年內便可能實現。相關部門應從戰(zhàn)略高度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
【打印】 【收藏】 【推薦】 【關閉】 |